作为亚洲东部海拔最低、离大城市最近、最容易进入的低海拔现代海洋性冰川,海螺沟冰川在贡嘎雪峰脚下走过昨天,迎来今天,憧憬明天。海螺沟冰川从高峻的峡谷倾泻而下,在太阳的照耀下神奇而壮美,让人不得不由衷的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海螺沟冰川长14.2公里,宽500-1100米,高1080米,比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大出十余倍,末端落入森林带内6公里,又形成冰川与原始森林共生的绝景。电影《冰川之恋》以大篇幅、多角度、全景式展现海螺沟景冰川原貌,进而解密大自然神奇的生态密码。同时,将影视娱乐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灾害应急防治有机结合,倡导了环境保护需要人人参与的精神理念。在电影中我们不难发现,轻松幽默之后是无尽的思考。这些思考中,有对海螺沟冰川究竟有何魅力的思考,有我们当下能对海螺冰川做点什么的思考,也有对海螺沟冰川未来命运的思考。据可靠文献记载,我国高海拔地区气温上升幅度是全球均值的3倍左右。也就是说,到2050年,青藏高原有一半以上的冰川可能消亡。无疑,这个结果对于高原生态系统而言将是灾难性的,对海螺沟冰川亦然。早在2009年,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就指出,海螺沟冰川自1823年以来末端海拔上升300m,年均升高1.64m;20世纪以来末端海拔上升速度加快;在20世纪呈现明显的退缩变化。试想,当有那么一天,冰川消融、满天繁星消逝、史前病毒被唤醒,我们该怎么办?我们是否还有办法解决问题?幸运的是,这仅是电影《冰川之恋》中的男女主角的想象。但是,我们应该清楚,这一想象不容小觑。
自1984年10月海螺沟景区开营以来,海螺沟冰川深受游客青睐,为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出了不少力。38载春秋更替,也该轮到我们为它出力的时候了。我州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和“中华水塔”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全省生态格局中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我州紧紧围绕“保护第一”的目标,全面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持久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快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持续推进生态立州的“甘孜实践”,全力筑牢生态保护之基。可以说,以上系列工作的开展,为如何保护海螺沟冰川提供了“身边的样板”。
都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人人有责,落到实际行动中,具体我们该怎样为海螺沟冰川出力?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答案。正如《冰川之恋》编剧、导演李彦波所说:“冰川融化是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自然环境的缩影之一,它带来的生态危机与人类生存安全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希望全社会关注冰川消融及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希望大家树立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
